我爱文字网 >地图 >综合分类 >

数学活动日记

数学活动日记(分享21篇)

时间:2025-06-07 作者:我爱文字网

已到了一天的末尾,相信大家都有不少体会吧,是时候用心地写21篇日记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日记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小日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学活动日记 篇1

今天,妈妈给我50元钱,叫我去买水果和蔬菜,我买了一袋苹果6元钱,黄瓜一斤2元,虾仁一斤28元,一袋草莓5元,售货员考我要多少元钱?

我在心中列式:50-6-2-28-5=41(元),很快的说出要41元钱。售货员接着又问:我还给你找多少元?我说还要找我9元钱。售货员夸我真棒,我心里很高兴。

回到家里,我把剩下的钱给了妈妈,妈妈满意的`笑了。

数学活动日记 篇2

20XX年X月X日星期X晴

今天爸爸接我放学,我一出校门就看见爸爸骑着自行车,车筐里放着一大袋圆圆的橙子,我真是太高兴了,因为我最喜欢吃橙子。爸爸说:“昊昊,吃橙子之前我要先考考你人民币的知识,你们不是刚学完吗?”我说:“没问题。”

吃完晚饭,我想吃橙子了,爸爸说:“那我们来做个游戏,你来卖橙子,我来买橙子,看看我应该付你多少钱。”我大声喊起来:“谁买橙子,又大又甜的橙子,2元5角1斤。”爸爸说:“我要买3斤,需要多少钱,老板?”我说:“3个2元加起来是6元,3个5角加起来是1元5角,6元+1元5角=7元5角。”爸爸问:“我应该怎么给你付钱呢?”我说:“给我一张5元,一张2元,再给我一个5角就可以了。”爸爸说:“我没有零钱,给你10元你找我多少钱?”

我说:“3斤橙子是7元5角,你给我10元,那我就找给你2元5角钱。”爸爸说:“你算得非常准确,我再出个难一点的敢挑战吗?”我说:“当然可以!”爸爸说:“如果橙子16元一斤的话,4斤需要多少钱?”我说:“4个10元是40元,4个6元是24元,40元+24元=64元。”爸爸问:“我应该怎么给你付钱啊?”我说:“给我一张50元,一张10元,两张2元,或者给4张1元也行。”爸爸说:“我只有100块钱,你找给我钱行吗?”我说:“4斤橙子是64元,你给我100元,100元-64元=36元,我找给你一张20元,一张10元,一张5元和一张一元,你看看对不对?”爸爸高兴得说:“你算得又快又准确,应该奖励一个最大的.橙子。”我也非常开心,以后我还要多和爸爸玩这样的数学游戏,我觉得今天的橙子真甜啊!

数学活动日记 篇3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数学可以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因为它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我在姐姐生日的时候用过。周日中午,姐姐十岁生日来酒店的'时候,看到了很多人。她邀请了六个同学,一个姐姐,一个哥哥,我有十个人。我们十个人单独在一个包间里,蛋糕上来了。姐姐不知道怎么公平分配,因为担心人多人少,大家都生气

这时候我建议我们十个人,把蛋糕分成十等份,每人分到的蛋糕占总蛋糕的十分之一,这样公平。

可以,可以,但是每人十分之一不够吃怎么办?

然后用另一种方法。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胃口,切多少就切多少,这样大家都不会有异议。

就这样,我们分了蛋糕。我们吃了蛋糕,非常开心。生日聚会很快就结束了,大家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生日聚会让我知道数学有多重要。只有学好数学,我才有能力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

数学活动日记 篇4

这节是数学课,卢老师满面春风的抱着数学书走进教室,接着坐了下来,郑重宣布:“各位同学们,学校准备迎接从各个地方来的老师们,所以,这节数学课要为公开课做准备。好了,现在做书本练习!”很快,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都陆续地低下头做练习,卢老师也放心地坐下来看着我们做练习。

过了大约十分钟,我的书本练习已经全部做完,我抬起头,往往周围的同学们。他们还在拼命地做着呢!我应该是第一个做完的吧!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了。

一会儿功夫,同学们就做完了,老师在同学们之间转来转去,像大海里的小鱼在游泳,她转了一两圈,又走上讲台,拿着话筒说:“同学们应该都做完了吧?”同学们齐声回答:“做完了!”声音震耳欲聋,卢老师满意地笑了笑,点了点头,说:“那么,我就请一位同学将答案吧!”同学们纷纷举起手,而我却不想老师叫我,因为我胆小,又怕说错了会遭到老师的批评,所以,我吓得心在扑扑直跳。

老师像早已想好似的,和气地说:“黎晓欣,请你把第一大题的答案读一读。”糟了,我最不想见到的`事发生了,怎么办呢?我先是一愣,接着慢吞吞地站起来,拿起数学书,小声念道:“2.5,3.2,17,28.3,35,45,1.2,2.4。”卢老师听完,领完同学们拍了一阵手,笑着说:“不错,答案正确,而且速度快,可是你的声音再洪亮点,那就更好了,请坐下吧。”有了老师的鼓励,我开始胆大起来。在以后的数学课上,我经常回答问题,可以锻炼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逐渐地,我的数学成绩也提高了,常常受到了老师的表扬,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去拿取数学的智慧钥匙;去摘取数学之冠;坐上数学的宝座。

数学活动日记 篇5

数学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在商品买卖交易中,数学被发挥的淋漓尽致;一不小心就会让人误入歧途。

在春节来临之际,我和妈妈去“之心城”商场闲逛,突然妈妈看到卖棉衣的商铺有限时打折的招牌,妈妈正想为爸爸添置一件棉袄,一时精神来了,妈妈看中了一件,问服务员多少钱,服务员说,这件棉袄是今年新款,原价680元,现在做活动打七五折,或者参加满150返50礼劵活动,

我开始在心里盘算起来,680乘以0.75,等于510,如果参加另外一个活动,付680可以拿到200元礼券,再添180元就能买条裤子,买条裤子的钱是380元,又可以返还100元的礼券,如果再添99元还可以买个电磁炉,最后还可以有50元礼券,如果再添75元买个电烧水壶,这是如果你在旁边花25元买两双袜子的话,又凑够150元的消费,你又可以拿到50元礼券……,在我还没弄清这笔账是怎么回事时,妈妈只拿着那一件上衣买单去了,我想问妈妈参加哪种活动,可我又没有可靠的依据。

回到家里,妈妈让爸爸试穿棉衣,我把商场的`活动给爸爸介绍了一遍,爸爸说;“妈妈,是猴精”,我问爸爸为什么?爸爸说:“商场的服装内商品进价大概是销售价的四到四五折,打了七五折,他依然有利润,满150送礼券,为了吸引顾客多消费,如果你确实需要哪些东西,对顾客来说是优惠的,当你为了哪些礼券一味地购买一些东西,哪些没完没了的礼券正是吸引你掉进商家的陷进,”哦;我好像明白商家的意图了,难怪有人说“卖家总是比买家精”,

学好数学、并能恰当的利用还真是门学问,不同的立场有不同的谋划发展技巧和方法,我要好好学习数学,便于在生活中应用。

数学活动日记 篇6

老师常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生活中,许多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事都可以变成一道道既有趣又引人深思的数学题。我们经常做的`数学题目,就是在解决一个个生活中的问题。这不,我又在吃汉堡时发现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题:

3个人吃3个汉堡,用3分钟吃完,9个人吃9个汉堡需要几分钟吃完?

平时,妈妈经常带我和哥哥去吃汉堡,我只知道吃,从来没有想到还可以变成数学题来做,碰到这题觉得真有趣。刚开始时,我想:3个人吃3个汉堡要3分钟,那一个人吃一个汉堡不就是一分钟,九个人吃九个汉堡当然是九分钟啰。这样想着,我兴奋极了,赶紧把答案告诉妈妈。可妈妈皱着眉头说:“孩子,要好好想想,想想我们和哥哥三人吃汉堡的情形,多动动脑!”我听了愣住了,刚才的得意劲一下子没了,静下心来左思右想,突然想到:3个人吃3个汉堡用了3分钟,一个人吃一个汉堡其实也是用了3分钟,那九个人吃九个汉堡也只要3分钟。我没有马上把答案告诉妈妈,又反反复复地想了几遍,觉得应该没问题后才把答案告诉妈妈。妈妈点点头笑了,夸我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她又说道:“数学就来自于生活,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一定会有所收获,就像吃汉堡一样。”

瞧,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也能变成一道有趣的数学题,数学真是无处不在啊!让我们热爱数学,学好数学吧!

数学活动日记 篇7

下午,我、爸爸、妹妹和叔叔一起去挖竹笋。到了挖笋的`地方之后我们就开始找笋了。很快,我们找到了一些笋,我们找到的都是有点冒尖的,我们把找到的笋挖都出来了。其中,我挖了一个笋,但没有挖出来,因为锄头太重了。

数学活动日记 篇8

七月二十日,天气晴朗,在下午五点钟左右,我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菜。

到了菜市场,我听到了菜市场里吵吵闹闹的,我看到了菜市场里人山人海,我牵着妈妈的手走进了菜市场。

妈妈第一个买了条大鱼,要付十元,第二个买了青菜,要付五元,第三个买了十只小螃蟹,要付十三元,第四个买了一大块牛肉,要付三十五元,最后买了一袋大米,要付二十元。

我对妈妈说:“这么多东西,我们的车放的下吗?”妈妈说:“放得下啊,那妈妈问你一个问题好不好?”我连忙说:“好!”妈妈问我的问题是这样的:大鱼要十元,青菜要五元,十只螃蟹十三元,一大块牛肉要三十五元,一袋大米要二十元,我让你算一算今天一共花了多少钱呢?

哦!我算出来了,10+5+35+20+13=83,我马上告诉妈妈;“您今天一共花了八十三元钱。”妈妈听了微笑着说:“不错!算得这么快!我家宝贝算术有进步了!”

数学活动日记 篇9

课间休息时,我们班的“小博士”小文对同学们说:“今天,我给大家出一道有趣的数学问题,题目是:两个妈妈和两个女儿一起在河边散步,她们至少有几个人?”小军说:“这还不简单!两个妈妈当然是两个人,两个女儿也是两个人,所以应该有2+2=4(人)。”

小文摇摇头说:“不对,谁还有不同的答案?”我突然想起爸爸对我讲过一道类似的题目,是问两个爸爸两个爷爷,我就说:“我们先来看小林和她妈妈的关系,小林是妈妈的女儿,所以这里有1个女儿,1个妈妈。妈妈是外婆的女儿,所以这里也有1个女儿,1个妈妈。

反过来想,两个妈妈和两个女儿在一起,至少有3个人。”大家听了都说:“你真会动脑筋。”

数学活动日记 篇10

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爸爸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时,我似乎感觉到了胜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谓万事具备,只差动手实验了。

首先,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划了一道分界线,将筷子平均分成两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测定过程中洗水。随后,将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将水滴入量筒中,让量筒内的水涨到筷子的分界线上,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将筷子从量筒内取出,再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两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这一部分筷子的`体积,即3.5立方厘米。用同样的方法,我又测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两次测定结果相加得到这双筷子的体积为8.5立方厘米。当我得到这个结果时,我兴奋地叫了,此时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双计算出了咱们学校(1500人)及全国(12亿)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别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结果使我大吃一惊,每年竟有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费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学,不!是全国人民,也不!应该是全世界的每个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咱们的森林资源,使咱们共有的地球环境更加美好,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呼吸到干净、清新的空气。

数学活动日记 篇11

今天,妈妈特地把我从楼上叫下来,对我说:“来!好好欣赏一下我们家的新房子!”我仰起头,一座崭新高耸的大楼就在眼前。妈妈又不知从哪里掏出一把尺子,说:“好想知道这幢楼有多高呀,现在给你一把尺子,你去把这幢楼的高度测出来吧!”我一愣,不是开玩笑吧?一把短短的尺子怎么可能测出一幢二十层大楼的高度呢?但我可不想被妈妈看扁,一定有办法!我看着徐徐上升的电梯,哦!对了!再高的'楼也可以走楼梯上去,我只要测出一个台阶的高度,再数出这幢楼一共有多少个台阶,最后把这两个数据相乘就可以得出这幢楼的高度了!我赶紧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还表扬了我呢!

我们说干就干,我们测出了一个台阶的高度是16.7厘米,我又从一楼爬到二楼有36个台阶,从二楼爬到三楼有18个台阶,从三楼爬到四楼有18个台阶,从四楼爬到五楼也是18个台阶。妈妈问:“还要继续往上爬吗?”我说:“不爬了!接下来每一层肯定都是18个台阶,用乘法算一下就可以了!”妈妈又问:“那为什么一楼36个台阶呢?”哈哈!这可难不倒我,我早就注意到了,一楼是店面,本身就特别高啊!

回到家,我们一起算出这幢大楼一共有台阶18x19+36=378个,然后

16.7x378=6312.6厘米,也就是约等于63米。原来一把小小的尺子真的能测出一幢大楼的高度呀!

数学活动日记 篇12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数学难题,费了好大的劲才解出来。题目是:两棵树上共有30只小鸟,乙树上先飞走4只,这时甲树飞向乙树3只,两棵树上的小鸟刚好相等。两棵树上原来各有几只小鸟?

我一看完题目,就知道这是还原问题,于是用还原问题的方法解。可验算时却发现错了。我便更加认真地重新做起来。我想,少了4只后一样多,那一半是13只,还原乙树是14只;甲树就是16只。算式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为:甲树16只,乙树14只。

通过解这道题,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题,都要细心,否则,即使掌握了解题方法,结果还会出错。

数学活动日记 篇13

周六,我摆弄着手中的魔方。意外的发现魔方有六个面。老师刚讲过:正方形的`四个边相等我用米尺一量魔方的边长是6cm,妈妈让我算一下一个面的周长?我想了一下,明白了。应该是6×4=24(cm)同时我还发现魔方有24个角。列式为:6×4=24(个)

更有趣的是:魔方的一个面有9个小正方形,跟它相对的另一个面也有9个小正方形,正方体的表面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形?6×9=54(个)。这个魔方一共有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3×9=27(个)

魔方在手,快乐无穷!

数学活动日记 篇14

晚上,弟弟说肚子饿了要喝奶粉,我看到妈妈在洗衣服,就帮忙给弟弟泡奶粉。可是我不知道要多少的水和多少的奶粉,于是我跑去问妈妈。妈妈跟我说需要180毫升的温水。我又问妈妈需要几勺奶粉,妈妈说:“30毫升的.温水需要1勺奶粉,那180毫升的温水需要几勺?你算算看!”我一边嘴上在加一边手指数着几个30:30+30=60,60+30=90,90+30=120,120+30=150,150+30=180。终于数到第6个30加起来就是180了,我赶紧跟妈妈说是6勺。妈妈笑着说:“答对了,但是如果你学了乘除法,算起来就会更简单了180÷30=6,很快就能算出来了。”原来可以这么简单啊!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要好好学习它!

数学活动日记 篇15

“嗯,好!马上就把购置税交来!”又是我妈在打电话。我妈妈是一名会计,自从学了百分数后,原先根本不在意,现在我耳朵里时常听到她在电话里说“增值税”、“关税”什么的啦!

我问妈妈你说的税是不是我们学过的百分数?妈妈说:是呀!这就是生活中的百分数,也就是生活中的数学。我说知道知道,老师说过交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公民交的税可以用来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保卫国家安全。妈妈说我来跟你说说汽车的税吧,为了防止重复征税,汽车消费税是由生产商缴纳,汽车的卖价含消费税。像奔驰如果是进口的话其中的价款还含有25%的关税。在我国,车辆购置税实行统一的比例税率,税率为10%。应纳额=计税价格乘10%。计税价格为纳税人购买应税车辆而支付给销售者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积税款)。如果发票价格是价税合并收取的,在确定车辆购置税的计税价格时,应换算成不含税的,其公式为:

计税价格=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1+17%)

现在车辆购置税大多由当地的车管所负责代征。225.8万元的车,车辆购置税=2258000÷1.17×10%=218632

另外还要纳上牌费和车船税,这个税价格每个地区不一样,经济发达地区税率高,汽车价格高的要纳的税也高,这也是保护低收入入群。

我要好好学习争取多赚点钱,多交点税支持国家建设。

数学活动日记 篇16

小时候,总梦想着自己第一个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好最快得到老师手中的小红花。那时我天真无邪的梦,是红色的。

一年级的时候,总梦想着自己可以不怕困难,不怕劳苦,尽快背过数学口诀,那是我执著刻苦的梦,是橙色的。

二年级时的我,总梦想着自己的数学老师是美丽的,数学课堂是活跃的,数学作业是简单的,那是我渴望轻松的梦,是黄色的。

三年级时的我,总梦想着自己可以将数学知识了如指掌,可以向四五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一样,了解一些数学规律,那是我上进的梦,是绿色的。

四年级时的我,总梦想着自己的数学成绩直线上升,在班上出人头地,得到老师的赞可,那是我虚荣的梦,是青色的。

五年级时的梦,总梦想着自己有一些独特的思维,探究一些新的数学理论,可以和数学家华罗庚媲美。那是我渴望拼搏的梦,是蓝色的。

六年级时的我,总梦想着自己在数学方面有一个竞争对手,你追我赶。那是我敢于挑战的梦,是紫色的。

那美丽而天真,无邪而灿烂的数学七彩梦给我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同时也让我懂得数学不仅仅是枯燥的数字,它以它七彩的光辉和自身的魅力影响着一切!

数学活动日记 篇17

今天,我偶然地在一本书上见到了这样不可思议的数据:“一张厚度为0.01厘米的纸对折30次之后的厚度竟然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呢?”

这一数据无论怎么听都觉得太“荒唐”了一点。毕竟是一张薄薄的纸,通过对折真能超过珠穆朗玛峰吗?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只有通过计算,这一切的`谜底才能揭晓。

随即,我便把0.01厘米连续乘以2,一共30次,得到10737418.24厘米。紧接着,我又把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13米转化为884813厘米,通过比较,很明显能够看出对折30次之后的纸张的厚度的确胜过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而且还是后者的10多倍。

其实,像这样的惊人的数据在平常的生活中处处存数学在,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数学活动日记 篇18

今天我去上奥林匹克班导班了,我们主要学了加减法综合练习,其中有一道题最有趣:用1、2、3、4、5、6、7、8、这8个数字组成两个数填入下面算式中()+()=9999。我仔细想了想终于想出来了,我先写前面4个数字,然后把后4个数字按相应的位置排好使每位上的和都等于9,也就是1234+8765=9999。数学中的`乐趣可真多,我非常喜欢学数学。

数学活动日记 篇19

10月1日,爸爸带我们去随州。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行驶240公里后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西游记公园。

妈妈去买门标票,成人票50元一张,1.2米以上的儿童半票。里面的表演非常精彩,风景很美丽。玩累了,我们去泡温泉,成人票108元,1.2米以上的`儿童半票50元。我们把衣服换好了,就到露天温泉池。里面有百合温泉、牛奶温泉……最后我们选择了百合温泉。

此次旅行我们玩得非常愉快,算了一下此行,我们三个大人两个儿童总共花费:

门票50元+50元+50元+30元+30元

温泉票108元+108元+108元+50元+50元

总计是634元

数学活动日记 篇20

今天,我缠着哥哥教我学游泳,忙于学习的哥哥拗不过我的纠缠,就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给你一把20厘米长的尺子,在5分钟内计算出客厅地面的面积,如果你能办到,我就教你学游泳。”“哼。这不是刁难人吗?”我大声的抗议。哥哥笑着说:“没办法,随便你,测不出来就不带你去游泳。”

为了学游泳,我认了。可是用那小小的尺子一点一点的测量着客厅的`长,而且要在5分钟内测出面积,真的好难。哥哥在一边幸灾乐祸的说:“小弟啊,五分钟可是很快的呀。”

我心里真是又气又急,这一急可真急出办法了,我想起老师教过我们的步测的方法。于是我就用步测的方法去测量,我沿着客厅的长来回走了三次,分别走了8步、10步、9步,这样平均一下,客厅的长就是9步,我用同样的方法测出宽是7步,然后我再用小尺测量了一下自己一步的长度,我也反复测了三次,求出平均值为60厘米。这下我就求出了客厅的长是9x60=540厘米=5.4米,宽为7x60=420厘米=4.2米,现在客厅的长和宽都知道了,那么客厅的面积就是:5.4x4.2=22.68平方米。

我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告诉了哥哥,哥哥很吃惊的看着我说:“小弟,你还真行啊,咱们客厅的面积是24平方米,你算得基本正确,最主要是你能想出这样的方法来,真是了不起。”

数学活动日记 篇21

20XX年X月X日星期X晴

寒假了,爸爸让我预习六年级下册的数学,我在数学练习册上看到了这样一道题:一个圆锥底面半径是8分米,高的长度与底面半径的比3:2,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分析:这是一道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

我没多看分析,对着这道题便琢磨开了,咦?圆锥体的面积我没学过怎么计算啊。那这道题我怎么解呢?我叹了口气,准备继续看完分析,刻我转念又想,这个寒假过了我不就六年级下册了吗?若是连这道题都不会做,那我还是好学生吗?对,我一定要靠自己把它解出来。

往常我在这种题面前一定先在脑子里建立一个模型,可是,对于这道题我却格外谨慎,生怕有个闪失。我在纸上画了一个圆锥的.透视效果。定睛一看,哦?这个图形如果是平面图形不就和三角形一样了吗,那这个圆锥的立方面积不就是和它同底同高的圆柱体的面积的2分之1了吗?我一下子喜出望外。原来圆锥体的面积也挺容易求的嘛!只要知道圆锥体的高,和底面积不就可以求出了吗?再回到这道题上,它的条件里告诉了你底的半径,就等于告诉了底面积,它说高和底半径的比例是3:2,也就是底半径的长度是高的3分之2。那高不就是半径×3÷2=高。这么说来,高就是12分米,底面积就是200。96立方分米,圆锥体面积就是200。96×12÷2=1205。76立方分米。

“呼,终于被我解出来了。”我长吁了一口气,通过这道题,我也发现了,其实数学中有许多东西是相通的,并不需要知道所有的计算公式,只要可以融会贯通,一样可以解题。

本文来源:http://www.5iwz.com/zonghe/5046.html